世界即时看!凉山州德昌县:在乡村振兴中端稳中国饭碗

2023-04-28 02:01:15  来源:四川融媒体省平台

春来风光好,田间备耕忙。4月24日,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都分中心与德昌县人民政府共同开展的超级稻单季亩产1200公斤高产攻关示范项目,在德昌基地麻栗镇阿月村二社正式开始实施,村民们挽起裤腿走进秧田开始插秧。

藏粮于地,贯彻落实粮食安全战略


【资料图】

稳住粮食生产,耕地是基础。过去一年,德昌县新建高标准农田1.66万亩。随着春耕生产大幕拉开,这些新建高标准农田即将投入使用,为今年粮食丰产打牢基础。

“德昌灌溉条件出色、土壤条件优,属冲积型水稻土,种植出的水稻品质优、产量高,特别适合水稻超高产攻关示范。”国家杂交水稻中心工作人员对德昌种植水稻的优越条件赞不绝口,“良好的自然和光热条件,加之昼夜温差大,是实现粮食高产的必要条件之一。”

近年来,德昌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中国凉山·安宁河现代农业硅谷建设为引领,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大力推行“田长制”、实施种业振兴行动。

“2022年,德昌粮食种植面积27.97万亩、总产量10.27万吨,”德昌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欧阳朝晖说,德昌正全力打造‘天府第二粮仓’核心示范区,进一步筑牢粮食安全防线。

科技赋能,提高粮食种植水平 

德昌种植水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悠久的耕作历史,让这里的农民对粮食生产有着不一样的情愫。

2018年,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攀西地区进行项目考察选址后,袁隆平院士就亲自选定了把德昌县作为实施杂交稻超高产攻关项目的县市之一,但在粮食新品种的推广上遇到了一定困难。“过去,村民们习惯用自家种植的稻谷来育秧,不愿意接受新科技、新品种,导致水稻增产增收进入到了瓶颈期。”欧阳朝晖说。

德州街道泸塘村二社种粮大户宋恒林对推广新科技、新品种最先提出了反对意见,“我家祖祖辈辈都是种粮食的,怎么种都只能达到750公斤的亩产,就靠你们这种子就能到达1200公斤的亩产,你们能比我们农民更了解土地和粮食吗?”面对宋恒林的质疑和反对,县农业农村局和镇、村、社干部经过多次劝说后,宋恒林才勉强接受了“超优千号”品种的种植,但当年的亩产量就让他惊喜不已,“专家在我家的一块水稻田验收时,小面积亩产竟达到1201.1公斤,看来种田还得靠科技才行啊!”

袁隆平院士超级稻单季亩产1200公斤高产攻关示范项目,虽然仅实施了100亩,但对德昌粮食种植的示范引领作用却不能小觑。

2018年到2022年间,超级稻单季亩产1200公斤高产攻关示范项目从德州街道泸塘六社转移到麻栗镇阿月村二社,品种也由最初实验的“超优千号”品种变更为了2023年的“卓两优1126”“展两优8022”两种品种,德昌粮食总产量也由2017年的9.59万吨增加到2022年的10.27万吨。

农旅融合,丰产增收两不误

德昌有一种古老的稻米品种——德昌香米,曾经是米中贡品,也是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有“米中味精”之称。“德昌香米各项指标均超过国家一级米标准。”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都分中心产业发展部工作人员汤涛汤涛说。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充满生机的德昌大地上时,昌州街道六所社区的村民陈明华正端起一碗用德昌香米熬制而成的小米粥,眯着眼慢慢吮吸着,“用德昌香米熬制的粥,特别香、特别好喝。”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德昌抓住德昌香米这一优势产品,建成州级特色产业园区——中国·“德昌香稻”农旅融合示范产业园。产业园坚持精种精育与机械化生产相结合,建立优质稻米生产基地,让德昌香米的“品牌”畅销全国。

在保证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两不误”“两促进”的同时,德昌坚持走农旅融合的道路,让农民“粮袋子”鼓起来的同时,“钱袋子”也鼓了起来。

“2022年,刚收割的湿稻谷按照8元/公斤的价格向农户统一回收的同时,每亩地还向农户支付了1500元/年的土地流转费用。”中国·“德昌香稻”农旅融合示范产业园聚兴公司负责人肖亮说:“我们还结合耕作实际,进行蒜薹、草莓轮种,实现了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据德昌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高华介绍,德昌依托特有的康养旅游资源,把农业和康养旅游有机融合,在中国·“德昌香稻”农旅融合示范产业园,打造特色稻田景观,让产业园成为旅游康养旅游的好去处。

说一千道一万,群众受益是关键。2022年,中国·“德昌香稻”农旅融合示范产业园共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特别是在9月下旬,金黄的稻田更是吸引了不少省内游客前往观光旅游徒步,直接带动当地农旅融合收入120余万元。

“今年初春,产业园轮作种植的油菜花竞相开放,又迎来康养旅游的高潮。”高华说,中国·“德昌香稻”农旅融合示范产业园已经成为州内外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

粮食,国计民生的基石,国家安全的底线。只有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才能把稳强国复兴主动权。放眼“天府第二粮仓”核心示范区的德昌大地,一幅春耕生产画卷正徐徐展开,新的丰收正在生根发芽。

内容来源:德昌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四川融媒责编:李昕玥校对:张静兰审核:张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