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通青鱼沱,下通荔枝滩,话说泸州古乡镇之沱江上的明珠通滩镇 全球今头条

2023-04-28 13:05:27  来源:江阳沽酒客

江阳沽酒客按语:各位泸州老乡,现在开始江阳沽酒客将推出泸州古乡镇系列文章,用图文的方式给大家介绍泸州三区四县的乡镇来历,这里也许是你的老家,也是你的故土,可能你生活了很多年,对它的感情虽然深厚,却未必显露,对它的一草一木,东西南北都熟悉,却未必了解它的来历和过往。

这些都不要紧,虽然历史未必会给它们做传,但是我们也可以自己进行记录。由于泸州有三区四县,每处的乡镇多年来变化颇大,可能里面会有一些跟今天重新规划信息不到位的地方,请各位多包涵,但是对它的历史来历还是做了一些深入的研究的。


(相关资料图)

沽酒客并没有按照区县顺序来写,而是比较随机的发布,以后要是有机会出版,我会逐一分门别类,这一次我们讲述的是江阳区——通滩镇。

关于通滩的来历,历史说法不一,但是当地民俗流传民谣有云:上通青鱼沱,下通荔枝滩,沱江有此镇,悠游似神仙。故名通滩。也有说因境内王爷庙内有一古井,井中之水通往沱江河滩而得名。

通滩镇,在泸州十大乡时期,属于宜民乡的地界,曾经属于泸县,今天属于江阳区。其地理方位位于江阳区西北部,东邻况场镇(如今已经属于街道),南连丹林镇(也曾经叫马岭后来跟叙永重名古迹改回丹林),西靠石寨镇,西北接自贡市富顺县长滩镇,北与泸县海潮镇隔沱江相望(至今好像还有渡口来回,也是一道泸州难道的码头风景线)。

辖区面积80平方千米,地形以浅丘河谷为主,气候宜人四季分明,境内植被丰富,森林覆盖率达17.7%。全镇水陆交通便利,泸(州)自(贡)路与沱江穿境而过。

通滩镇盛产大米、高粱、蔬菜、水果、油菜,素有“五子”(“米袋子”、“酒杯子”、“菜篮子”、“果盘子”、“油瓶子”)的美誉。

虽然通滩不是千里沱江第一镇,却在沱江流域的乡镇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交通地位。

因为泸州坐拥长、沱两江。长江是大河,沱江是小河,而小河文化也催生了四川独有的码头文明和商贸交流,所以民国以前,对航运依赖的沱江流域集镇,也因此而比较繁荣。这种情况延续到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最终走入了历史的记忆里。

在清雍正七年(1729年),属泸县宜民乡。宣统二年(1910年),属泸县宜民自治区。民国23年(1934年),设通滩镇。1958年,改人民公社。1984年,改通滩乡。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由通滩、宜定两乡合并成立通滩镇。1996年7月,由泸县划归江阳区管辖。

当初通滩下码头的老街,如今还保留了一段,依稀可以看到当年的风貌。

听说,通滩镇以景区模式打造出“红海酒香”、“金色橙园”、“滨江菜篮”3个具有田园风情的特色主题庄园,打造“三个一万亩”现代农业观光带。可惜过去三年的安静时光,我们并没有知道太多关于它们的消息,不知道未来通滩镇有何文旅或者农业发展的打算呢?

辖区内著名宗教建筑悠游宫,为川南三大宫之一。位于通滩与自贡市富顺县长滩镇交界处。原为黑云寺,20世纪30年代建为悠游宫。为宫殿式斗拱翘檐结构,气势宏大,建筑优美。1953年成为泸县三中校舍,再改为泸州九中,后废。说实话,这个悠游宫你看过它1965年的照片依然会无比震撼,可惜,已经不复存在了。

2014年7月21日,根据住建部等7部委公布《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公布全国重点镇名单的通知》,通滩古镇列入全国重点镇。

通滩镇同样是新镇与老街并存的一个地方,当然,新镇代表新型农村乡镇的一种发展态势,但是老街的留存,却能体现一地的风土人情,总觉得,通滩这座沱江边的古镇,还有一些值得去发现的魅力。希望它今后能越来越好吧。